万物消长:旁观规则,审视规则
南方的夏天闷热潮湿,朱朱上小学的时候,不爱穿校服,还要求学校选课。她曾因为学校没给学生装空调而觉得不公平,拎着冰桶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抗议。校方一个电话叫来了朱朱的妈妈,然后10岁的朱朱就被妈妈领回了家。
“我是一个旁观规则的人。”朱朱说。无论是学校,还是社会都有各自的规则,但是她从来不会有明显的态度和倾向,只是自由地做自己的事,被妨碍时便去质问规则——她并不觉得那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。“他们不回答我的问题,也不允许我存在,但一个好的规则应该是允许被质疑的。”朱朱说。如果面对同样的情况,小学的解决方式是粗暴的,那么牛津则是尊重的,“它一定会给我解释为什么,给我权衡利弊,甚至有人跟我一起想办法。”
Home school的两年里,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在上学,而朱朱跟着妈妈出门时,总是会在路上碰到一些大妈问:你这小孩怎么不上学呀?你在哪读书啊?你不上学呀?“那时真的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,像个失学儿童。”但实际上,朱朱后来有想过,父母带给她不一样的学习经历,正是由长远、独到的眼光为她设计了一套独有的教育规划,从而与普遍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,让她与其他的孩子走上不一样的道路,拥有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,走上不一样的升学流程。这也让朱朱开始有意识地与普遍的观念模式保持距离,保留审视或质疑的态度。
牛津距离伦敦一个小时车程,它并非像国内高校那样是一个被围墙包围的校园,而是每一栋宿舍楼便是一个学院,共有40多个学院,分布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。很多大楼都有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,整座学校看起来就像个古城。当有剧组过来拍戏,他们会在地上撒一层薄土,再把马牵来,俨然梦回1000年前。在牛津,大家会淡化钱的观念,学院的饭菜价格也特别便宜。牛津大学的食堂和电影《哈利波特》的场景很相似,电影中有那种古老欧式的大长桌,后面有学者的画像,如果是教授或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,吃饭会有单独的高台餐桌。
16岁,第一次入学牛津
光环:职业规划与个人品牌
探索新世界:多元破圈
朱朱在中环工作
对于职业框架,朱朱打了一个比喻,“就好像在同一个池子里游泳,游得再好也只是在同一个池子里。”对她影响很深的一句话是,不要做职业规划。对于很多人而言,职业规划就像一个长远的人生蓝图,是结合多方面考虑的前瞻性计划。但是对于朱朱而言,职业规划是一种设限,限制她的目光和行动。因为她从未想过要在投资圈里面倾注一生,那么如果总有一天她会离开,她要去做什么呢?
在投资圈:寻找核心竞争力
离开投资圈:追问答案
重返牛津:自我的回归与重现
牛津法则:在乌托邦追问与求解
26岁,朱朱再次入牛津
规则之外:联结沟壑的可能性
以牛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
从香港到牛津:那些变与不变
变——年少的野心
Pershing square——一支对冲基金的名字,也是朱朱给收养的流浪猫取的名字。那年在香港SPCA收养机构,她冲动之下将三个月大的小猫领回了家,从香港到牛津,陪伴她已有八个年头。
编辑:肃何、曾鑫
排版:Yuki
往期精选
导师 & 学员招募令 | “鸿鹄领袖公益计划3.0”再出发!聚焦教育平权、助力青年成长
//////////
Comments are closed.